最近這陣子消息不斷,“2025前實現村村通快遞”“快遞進村”等國策一再被提及,很多當地政府都已經把“快遞進村”寫進了官網2021年的要務中。
大家都知道有這么一回事,但是至今為止,不論是已經在“進村”的,還是在觀望的,思路還沒有完全清晰,今天我們就通過數據結合案例綜合來分析,看看是否能得出一個更加靠譜的“快遞進村”思路。
首先,我們先拋開一切固有思維,無論是決定進村的還是在外圍看熱鬧的,先把之前你已經獲取的大量信息碎片摒棄掉,根據完整且實際的情況,重新來審視這道題。
通過實際數據和案例
判斷“快遞進村”的底層商業本質
2020年,農村快遞包裹量300億件,占全年包裹總量的36%,這段數據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那另一個數據你可能不知道,就在2020年年底,中國的網購人數達到了7億人,其中包含農村網購人口2.5億。
當我們把這兩組數據放在一起對照來看:按照2020年的數據統計,國民人均每年網購45次,我們假設農村網購頻率很低,每人年均4~5次網購,2.5億人就有100億以上的包裹量,那其余的200億包裹是哪來的?
這200億的答案就是:農村電商也在崛起,幾乎各大電商和社區團購平臺,每家都有“農鮮直采”的業務板塊,農產品上行成為了大勢所趨。
而且,按照目前“快遞進村”的速度來看,明年農產品銷量數據極有可能再翻一番,甚至更多,農村電商促進了快遞進村,快遞進村又方便了村民,同時幫助電商解決了快遞問題,二者難分你我,互相良性影響的趨勢已成。
電商業務還將繼續滲透農村市場,就目前這2.5億農村網購人數和農村地區的電商持續增加,部分農村地區種植、養殖農產品不斷上行,基本可以斷定的是——
目前這個時間節點,“快遞進村”確實是個不錯的機會!
在國策支持+快遞+農產品電商+自有運力/公交公司運力/農村驛站店主自有運力+【星眼】這類專業“降本增效,科技賦能”的快遞末端服務平臺多項加持下,進村已不是難事,成功案例每天層出不窮報道出來。
更為關鍵的,文章開頭我們就提到了,多當地政府都已經把“快遞進村”寫進了官網2021年的要務中,各地有關單位對“快遞進村”這個業務,比快遞公司還要積極,今年末端網點去談合作,一抓一個準。
上述講的是有電商業務的農村地區,但更多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快遞市場,在面臨的則是遲遲無法打開局面的現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收派失衡,即收件少派件多。派件付出的成本遠高于收件帶來的收益,網點和驛站都賺不到錢,自然不愿意進村。
相較于城市較為完善的快遞末端配送體系而言,鄉鎮和農村因地理、交通原因導致“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十分突出,困于運輸成本、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等難題而無從發力。
這些只是在大方向層面擺在眼前的幾個繞不過的難題,更難的還在后面,執行層面更加瑣碎和精細。
大到多個品牌發往農村的掃描效率問題,小到交接單的打印,再上升到農產品電商層面,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配套的解決方案,業務才能順利跑起來,如果你打算進村了或者已經進村了,那完善的配套設施和軟硬件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沒進的未雨綢繆,已經進了的,看完這篇知道缺哪兒,抓緊補齊。
在講“進村”需要什么前,我們先來看三個成功案例
張家港港城驛站(星眼城市合伙人)通過與交通運輸局通過合作整合資源,讓快遞包裹“搭上”農村公交班線進村,使得運能得到有效補充,收派時效顯著提高,運營成本明顯下降。
農安星眼驛站成立了電商公司,開始步入快遞助農、電商扶貧的軌道,葡萄是9月份成熟,為了幫助當地農戶銷售,農安星眼驛站積極與當地農村合作社開展合作,負責農產品的運輸、寄遞以及統一收購,通過線下線上渠道幫助農戶銷售。
2021新年期間,在普寧地區的多個村鎮,去村里的星眼驛站排隊取包裹成為過年新年味。大多是子女在外地工作,因疫情影響不回家,就在電商平臺買了年貨郵寄給父母。爹媽收到子女的心意,紛紛開啟“秀快遞”模式。
根據目前所有報道出來的成功案例,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快遞進村”主要是下面這兩種模式進行的。
一、快遞服務點+農產品電商模式
這種模式較為復雜,但是優越性毋庸置疑,甚至比城市末端的條件還要優渥,一般當地政府都會大力支持,農業,養殖業產業相對發達。
一方面,農產品可以通過快遞進村+電商的模式走出去,除了電商帶來的收入,而另一方面,隨著快遞共配模式的不斷普及和應用,到派效率難題已經逐漸被解決掉,隨著農產品電商逐漸崛起,寄遞業務也跟著起量,盈利難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
二、快遞驛站+超市模式
這種模式相對簡單,適合較為分散的沒有特色農產品的農村地區。
這些地區的往往都是村里的超市,增設快遞代收業務,多數店主會自己到鎮級網點拉貨,有一部分是公交公司有合作,通過農村客運汽車“帶貨”,也就是上面的案例提到的。
這種模式網點想賺快遞的錢是不現實的,但也有好處,畢竟能比較完美的解決倉儲壓力和時效考核等問題,而且也不是沒有其他賺錢方式,這個后面會有詳細說明。
這兩種模式,都有各自的難題。下面我們就每一大類問題,根據目前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術,來一一找到對應有效的解決方案。
每類問題都是遇到過的
都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到了村鎮這一級網點后,網點必須要解決幾乎都是同一個難題,就是共配模式。
農村地域偏遠,各項成本居高不下,盤活運力資源,優化場地建設,確實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有了共配模式,自然就可以利用鄉鎮中轉倉處理快遞,再加上穩定的共配系統去提升效率較少人力消耗。
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星眼共配系統,數千家網點參與建議,百人技術團隊共同打造,短短半年已在業內有口皆碑,8個快遞品牌(通達、極兔、天天、眾郵)的混合掃描,到、派、發往和簽收,問題件上傳,三段碼回傳,補到件掃描均已支持。
據內部消息稱,星眼獨家定制的多品牌自動化分揀全套設備也即將正式登場,該套設備搭載星眼共配系統,多品牌全自動化分揀的時代也因此正式開啟了。
現在申請星眼共配系統,前三個月還能免費使用,個人想配置的也有相應的星眼共配個人版可供選擇,正好可以趕在6.18前把共配模式的運用熟練起來,對車輛、場地、人員優化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而且,星眼接下來將為共配的網點提供上門駐點全方位指導,包含:股權機制、整合資源以及技術系統指導之類的。
在星眼共配基礎上,星眼驛站也推出了一個堪稱殺手锏的功能——到派+驛站代收三合一掃描,只要共配后授權巴槍給星眼驛站,就再也不需要網點快遞員掃描到派了,驛站門店在包裹入庫時,把到派掃描也一起搞定了,這種模式對于那些網店旗下的驛站來講有如神助一般。
電商這塊應怎么辦,去某寶某東某多開個店么?這種開店模式投入資金量極大,而且需要非常專業的電商運營團隊。很顯然,非專業人士冒然進入電商平臺這片紅海,最終可能連骨頭渣都不會剩。
有沒有更簡單,更便宜,而且還不用那么專業的團隊,也能把這事盤活起來?
還真有,只是需要花點時間去經營。
星眼有一款產品推出已有兩年,目前大約有1000多家網點在用。事實上,我一直覺得每一家網點都應該備一套這個系統,因為它的對于現在和未來,都太重要了。
這套系統,擁有自動吸粉的能力。
最早是為了網點能夠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給客戶提供了很多便捷的服務,比如在線接收驛站取件碼,查快遞,在線下單等等。
結果,隨著不間斷的迭代適應時代需求,流量源源不斷的進來,線上下單寄件、星眼同城、本地生活服務、社區拼團、互聯網廣告等等變現玩法也都活躍了起來,這些讓網點每年多賺幾十萬,這也使得這款產品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工具,而是成為了一個快遞末端的綜合服務平臺。
它就是——星眼定制公眾號。
擁有了定制公眾號,對“快遞進村”意味著什么?
對于快遞服務點+電商模式而言,這是一座“活金礦”,自動吸粉能夠讓你快速把所有取件用戶吸引并沉淀到公眾號中,之后只需發送一條公眾號消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網點同樣能夠通過與農民直接合作銷售的方式參與盈利。
作為公眾號,它的本質功能還是“發聲”,在網點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后,政務也能夠通過公眾號發聲有效下行,這不只是在幫政府,也是政策通知到每一個村民的絕佳渠道,政策更快落實,發展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而現在,社區拼團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我們網點擁有了自己的私域流量粉絲,有農產品原產地合作伙伴,再有一個自己的社區拼團小店,這套產業鏈就算是齊備了,得流量者得天下這個商業思維放到今天依然適用。
星眼云店,剛好也能全面滿足社區拼團線上開店的需求,標準化店面模板,預售、拼團、秒殺、砍價等裂變營銷功能一應俱全,并且支持搭載到公眾號中,徹底打通農村到城市的農產品銷售的重重阻隔,真正意義的不再有任何中間環節,產品從原產地直接鏈接到每位消費者的餐桌。無論是通過星眼同城進行配送,還是驛站上門自提,都有著完善成熟的系統支持。
對于早就想做,但一直沒有機會與原產地合作打造自有供應鏈的網點而言,“快點進村”國策之下,這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機會。
隨著快遞進村的推進,想必也會間接催化一批特色農產品產地誕生。通過加大源頭直采力度、帶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發展、培養農村電商帶頭人等方式,為優質農產品上行提速。
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寄件訂單即得到了增長,又幫助了當地農村的經濟建設,同時也完成了政府的托付,三方都將從中“獲利”,各方都會滿意。
這些所有的環節最終都離不開強大的數據分析的支撐,無論是上面提到的星眼共配系統、定制公眾號和星眼云店,還是即將要重點再提升下認知的星眼驛站等產品,均有著直連互動的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工能。
從派件環節、到寄件環節、再到農產品進銷存管理,粉絲拉新活躍留存、每個包裹的詳細當前狀態,甚至包含社區拼團、快遞交接單等均有著詳細數據記錄及分析。像打印交接單這種“小事”,快遞員APP也早就已經支持了。
如果是想要開辟農村驛站+超市模式的農村快遞市場,我個人是非常建議直接通過星眼這一整套組合拳直接打開市場的。
星眼驛站本就名聲在外,各項政策對末端網點都是真正的利好,你在星眼驛站身上,很難看到太多的功利性,軟件直接下載免費使用,一年迭代20余次,在業內一向有口皆碑,最近上線的獨家高速OCR同時掃描單號手機號功能和到派+驛站代收功能,已經口碑炸裂了。
在驛站加盟商方面,為網點提供了免費的,專門針對區域內下屬驛站的管理系統,讓每一家門店每一分鐘的經營狀態,都能通過數據形式直觀的呈現在管理者面前,讓每一項管理措施的構思和實施都有數據參考。
每一個細節,都是為了快遞末端的每一份需要而存在。
最后總結
眼前最高效的一條路徑
再總結一下:快遞進村形式有很多種,采用當地最適宜的方式進入,三方(網點公司、政府、村民)共贏,未來可期。
其次,打鐵還要自身硬,各方面盡量做好準備,全面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預估會遭遇哪些可能會發生的問題,盡早在管理和系統方面都安排妥當,以免因為臨時抱佛腳陷入困境和出現本可避免的損失情況。
最后,以上提到的眾多解決方案,只是星眼解決快遞末端方案的一小部分,文字的表達真的十分有限,在“快遞進村”這件事上,想必大家都還有一肚子疑惑未解,不妨拿起電話找星眼官方這哥倆聊聊
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系統更多情況,都不如直接交談了解的更清楚,獲得足夠的啟發后,接下來要走的路也會更清晰更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