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且比2020年提前約2個月達到這個數字。
快遞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給末端最后一公里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不想被“熬死”,快遞末端必須要尋求新的突破。
挑戰1:盈利只減不增,但成本卻居高不下
解決方案:推動網點走向“集約化”
為爭奪快遞市場,各快遞公司積極發力,大打價格戰,“2塊發全國”的新聞屢見不鮮。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雖然,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導下,價格戰趨于放緩,但從各快遞公司最新發布的業績報告可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沒有一個贏家!
集約化和智能化,是當下“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最優解嗎?
各快遞公司單票收入
而在快遞公司單票收入逐年降低的情況下,快遞的用人、倉儲、運輸成本卻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發達城市,寸金寸土,倉儲成本上升趨勢更為明顯。在該背景下,賺得少花的多成為當下快遞末端的常態,“轉手網點”“網點倒閉”新聞層出不窮,末端網點如何改變現狀?有人說,別人打價格戰,我不打不就行了,有這種想法的快遞網點只有死路一條,快遞同質化如此嚴重,當然誰價低選誰!所以,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降本”!
如何降?搞集約化管理
所謂的集約化就是“統倉共配+驛站”,統倉共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現下很多網點都在探索實踐共配,推動人、車、貨、場、設備的整合,從而實現降本增效,但合伙的生意難做,一旦共配,各種問題不斷涌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投資占比
各快遞公司本身就有自己的場地/設備/車輛/人員,一旦整合后,需要新增資金投入的話,每個人投入多少?牽涉到利益,必然會造成一定的扯皮。
二、管理權歸誰
公司整合到一起,肯定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管理人,遇到重大問題誰有最終決策權?是按照投票制還是某一品牌有一票決定權?這些都值得深思。
三、利益劃分
每個快遞品牌的票量、投入的財力/人力/物力成本都不一樣,那最終分錢的時候如何劃分?
四、系統問題
如果一旦整合,各家還在用各家的系統,那效率可能更為低下,找到一套完善的系統做支撐也是不可忽略的大事。
說到末端系統,不得不提已經在末端深耕快10年的星眼網絡,星眼網絡成立于2012年,先后獲得累計億元戰略融資,擁有百人技術團隊,10年技術沉淀,旗下產品服務超過百萬快遞末端人員,服務客戶數量超過2.3億人。
2018年,獲得“上海高新科技企業”榮譽稱號,2018~2020連續三年獲得國家郵政報社頒發的“快遞末端創新獎”,2020年10月,以40余項軟件著作權入選“上海科技小巨人企業”,并在2021年3月榮獲由國家郵政報社頒發的“快遞供應商大獎”。
星眼網絡旗下的星眼驛站、星眼共配、快遞員、定制公眾號、星眼新零售等末端商業生態解決方案,幫助快遞末端實現“管理獨立化”“品牌本地化”“流量自有化”發展,為快遞末端打造出的優質閉環的末端商業新生態,得到了數百萬快遞人的認可與肯定。
集約化和智能化,是當下“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最優解嗎?
星眼全套解決方案
因本文著重說的是統倉共配,那就大概給大家介紹一下星眼共配系統,星眼共配:
①支持四通一達天天極兔眾郵郵政9大品牌混掃(豐網正在對接中)
②支持到派+代收合一,僅需掃1次,上傳到+派+代收3條物流,效率提升300%
③支持特殊件提醒,避免因誤簽收被罰款
④支持掃派件自動補到件,避免因漏掃到件被罰;
⑤支持自動上傳,避免因手機卡頓導致的重掃;
⑥支持自定義簽收人、三段碼回傳、特殊件標記等;
集約化和智能化,是當下“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最優解嗎?
星眼共配系統
挑戰2: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招人難
解決方案2:倒逼快遞行業從“人口密集型”轉向“科技智能型”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以及出生率的降低,導致人口紅利期逐漸消失,加之00后、10后是否愿意從事“快遞行業”這種高強度工作仍未可知,一系列的問題將導致快遞行業勞動力逐漸減少,想解決這一問題,必然要尋求新的突破,比如用智能設備代替“傳統勞動力”完成快遞的“分揀”“投遞”等一系列工作。
事實上,智能設備已經不斷滲入快遞的各個環節。
一、自動化分揀設備
“自動化分揀設備,1小時可分揀18000個快遞,手工分揀的話,18000個快遞需要80個人花費2-3個小時才能分揀完成”星眼驛站一個加盟商說
在快遞業務量不斷飆升的情況下,快遞公司增加了不少運輸線路,但這也加大了人工分揀的難度,因此,近年自動化分揀設備在快遞領域的安裝數量瘋長。不可否認,一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初始投入成本高、場地要求高、缺乏靈活性,但是自動化分揀設備在提效、降本、精準度上遠遠優于人工分揀,這也是快遞公司綜合考量后選擇自動化的原因。
集約化和智能化,是當下“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最優解嗎?
自動化分揀設備VS人工分揀
二、一體化出庫儀
“客戶自己找快遞,自己把件放在出庫儀上就完成出庫了,很方便,也解放了我們驛站工作人員”,一個星眼驛站老板說
目前,星眼驛站基本上所有的驛站都配置了一體化出庫儀,首先,一體化出庫儀無需連接電腦,直接安裝登錄即可使用;其次,只要把快遞放在出庫儀上,即可完成出庫,無論年齡大小,教他們一次,以后都可以輕松完成出庫;最后,出庫儀可完成留存底單照片+人臉識別,可隨時調出舉證,再不怕客戶惡意索賠。
集約化和智能化,是當下“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最優解嗎?
星眼驛站員工在協助客戶用出庫儀出庫
三、智能閘機
說到閘機,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廣泛應用于辦公樓、圖書館等場景,現在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無人驛站開始普及,而智能閘機也成為無人驛站不可或缺的一環。
客戶手持身份碼(在星眼驛站小程序可調出代表客戶身份的唯一的身份碼),把身份碼放在智能閘機上進行識別,識別成功后,客戶方可入內,當然一旦失敗,會喚起報警系統,客戶進入無人驛站后,找到自己的快遞,把快遞&身份碼放在一體化出庫儀,出庫成功后,方可離開。
當然,現下達到真正的無人驛站,還有很多問題難解,比如如何控制客戶只拿自己的快件、如果客戶幫家人拿快遞如何驗證,僅靠閘機/出庫儀/監控設備,不足以保證快件的安全,也太死板,很多非常規場景難以解決,這些都還需要反復測試和驗證。
集約化和智能化,是當下“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最優解嗎?
星眼智能閘機
除以上描述以外,星眼末端最后一公里還存在盈利模式單一等挑戰,但之前的文章已經反復寫過,本文就不一一贅述了。
綜上所述,末端最后一公里想徹底解決還很難,但目前來看,“集約化”和“智能化”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聯系kbyz11,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