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貨上門、智能快遞柜、驛站,在城市居民享受著各類便利取件模式的當下,農村居民還要搭乘公交車前往距離自己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地方去取件~
但,這一現(xiàn)狀即將被改變!
“支持”變“加快發(fā)展”
快遞進村不再只是空口白話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快遞進村時,用的詞是“支持”,而今年關乎快遞進村的關鍵詞全部變成“加快推進”!就在今年7月份,國家召開了2次重大會議,“由國務院總經理親自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及“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兩次會議上均指出要“加快發(fā)展農村寄遞物流”,從“支持”變成“加快推進”到“一個月兩次提及”,都側面反映了國家對快遞進村這一政策的重視,這也讓農村快遞這一片新的藍海有了挖掘的動力。
快遞進村怎么進?
國家郵政局給出了答案
“我國各地區(qū)發(fā)展農村寄遞物流的條件各不相同,“快遞進村”要堅持因地制宜,實行分類推進。”國家郵政局市場監(jiān)管司司長金京華說
對于中東部地區(qū)來說:
經濟相對比較發(fā)達,當?shù)剜]件量也比較多一些,若要促進企業(yè)進村,要“促整合、建機制、重協(xié)作”,推進抱團進村,直接設點,為了鞏固進村成果,金京華指出,將大力推進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建設,打造集約化的服務平臺,在快遞進村同時還能推動農產品出村。
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其中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快遞進村存在的難點是,快遞量相對較少、件量較為分散,如果還是單一作戰(zhàn),那么快遞公司運營成本過高,自然不愿意去積極推進快遞進村。要想讓末端網點干得好,必須把末端網點“喂飽”,那就要從2個方面著手:
第一,降本
怎么降本?金京華所說的“促整合”、“打造集約化的服務平臺”就是降本的手段,他這兩個詞的意思就是末端網點搞同倉共配+共建驛站,原先,一個快遞品牌需要1個倉庫+N個車輛+N個快遞員,4個品牌就需要4個倉庫+4N個車輛+4N個快遞員,一旦整合之后,所有快遞品牌僅需設置1個大的共配+2N個車輛+N個驛站,實現(xiàn)了場地、車輛、人員的優(yōu)化,大大降低了成本。
第二,增收
要想吃得飽光靠降本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增加新的盈利模式,對于農村驛站來說,較為成功的就是“快遞+超市”,“快遞+農產品”,或者三者并行。
為什么這2個模式可行?我們來分析一些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吃·喝·生活用品一般都是前往距離自己十幾公里的鎮(zhèn)上去買,非常麻煩!如果一旦快遞+超市搭建起來,農村居民也可享受“吃喝用”就在家門口的便利,自然會在村驛站購買產品,驛站收入當然就會增加;快遞+農產品模式更不用說了,一旦幫助農產品把產品銷售出去,寄遞業(yè)務會大大提升,那么快遞盈利自然增加。
星眼村村通運營模式
當然,想落地執(zhí)行,還是有很多難點!比如末端網點共配后用什么系統(tǒng)支持自己的全流程作業(yè)、驛站如何管理快件等~
在這就不得不提現(xiàn)在大火的星眼共配,目前支持四通一達天天極兔眾郵郵政豐網10大品牌混掃,其到派+代收3合一功能,在不增加驛站負擔的情況下,無需網點倉管員/快遞員操作,效率提升300%,此外,星眼共配還打造了多品牌自動化分揀設備,1小時分揀數(shù)萬票,并且自動把各區(qū)域快遞包裹投放到對應格口,高效且精準。
星眼驛站,支持14家快遞品牌入庫代收結束時效,28家品牌寄遞,短信云呼微信等多維度通知,驛站老板僅需下載一個APP,即可滿足其庫存管理+取件通知+寄遞等需求。而且,星眼驛站還打造了無人車、無人值守寄件柜等智能設備,幫助驛站實現(xiàn)0人工智能化。
對于西部地區(qū)來說
“西部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應當注重發(fā)揮郵政企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的優(yōu)勢,采用“郵路專線”“交快合作”等模式推動快遞進村。”金京華說
說白了就是依靠貨車/公交車把快遞送到村,看似簡單的模式的背后其實有很多難點,比如,萬一存在快件丟失,責任在誰?如果客戶未在公交到站的時間及時取貨,又該怎么辦?是否要搭建末端驛站統(tǒng)一收貨?一旦需要搭建驛站,是快遞公司去建還是政府?快遞員、司機、驛站、末端網點之間的利益如何劃分?末端網點不賺錢的情況下,他們會去推進么?各級政府是否會適時給予補助,推一把?
個人認為,通過公交車把快遞送到村里還有很多難點,但是不失為一個進村的辦法。對于現(xiàn)在有能力通過“快捷進村”的網點,星眼給予以下的解決方案,幫助末端網點高效進村。
快交模式解決方案
總的來說,快遞進村很難,但是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