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傳統配送模式,一個快遞員只送一家快遞品牌的快遞包裹,件量不是很多,區域劃得很大,快遞員一天到晚跑下來也送不了多少件。而且各品牌價格戰年年戰火不斷,派費一降再降,快遞末端苦不堪言。
而當末端整合在一起統倉共配后,不同快遞包裹都由一個快遞員配送,區域劃分更加精準,原本一個區域內十幾個分散在不同快遞品牌的快遞員,共配模式誕生后,只需要原本一半的快遞員數量就足夠了,不止提升了配送效率,還降低了人工成本。
快遞共配,是不是趨勢?
就趨勢來看,快遞末端整合統倉共配已是必然!
其實快遞末端統倉共配其實也不算新鮮事了,19年就已經有很多在做前置倉,統倉共配的區域了。而今年因疫情而遭遇應急問題時,除了順豐和京東快遞還能正常運作外,其余快遞幾乎全面癱瘓。這種尷尬局面,也讓快遞末端共配加速的進程,如是“共配”就算遭遇緊急情況,癱瘓了幾家品牌也不會造成大影響。
快遞的國計民生作用日益凸顯,近期的國家兩會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快遞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國家層面承認了快遞共配的地位,而且還將大力支持繼續發展。
既然我們早晚都會遇到共配,或者說你所在的快遞公司已經轉型完成“統倉共配”了,那這時最緊迫的事兒莫過于——共配系統,有了共配系統才能支撐這個事兒進展下去。
市場上已經有了幾家共配系統,怎么選?
快遞共配公司使用什么樣的系統軟件,直接關系著整體的工作效率。能不能降本增效才是核心,這事不是口頭說說那么簡單。
一旦配置和推行了共配系統之后,技術保障如果不到位無疑還不如當初,除了多品牌子搗鼓識別掃描,諸多細節問題,時效考核也都要在思考的范圍內,務必是要選擇有絕對的技術實力,對快遞行業了解非常深刻的快遞末端服務平臺。
星眼共配系統目前支持四通一達、天天、極兔等多家快遞品牌共配掃描,系統自動識別快遞品牌,自動上傳同步到、派、簽收,可自由配置。包裹狂掃只需一部手機,一部巴槍就能完成,支持賬號共享多業務員協作,跨平臺數據聯動,隨時在星眼各軟件查看數據,真正滿足了快遞末端企業高效率、低成本的快遞共同配送業務需求。
而且在細節方面處理也十分到位,比如常遇到的問題件,支持上傳,到付件、攔截件提醒,系統檢測自動補到件等等。
星眼驛站作為快遞末端的第三方平臺,融資累計近億元擁有深厚強大的行業背景,產品和業務團隊都是快遞行業的“老兵”,深知快遞末端痛點。致力于面向社區、商圈、校園等生活場景,為用戶提供包裹代收、私有定制化代寄、便民等服務,并為快遞末端運作提高效率,快速解決快遞代收點效率低、糾紛多、盈利少三大問題,為快遞末端打造一個優質閉環的新生態,也成為了全國28萬網點的選擇。